体验教育培训安全风险管理208
发表时间:2020-05-13 11:13 安全风险管理是保证体验教育培训正常开展和推广普及的重要前提。体验教育活动是一个由人、装备、环境和管理四个方面组成的复杂系统,这些因素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它们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的关系。整个体验教育培训活动过程的安全不仅取决于人的行为,还取决于物的状态和管理的状态,即取决于人、装备、环境三者之间的联系,而这三者又受管理状态的制约。因此做好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就是做好人为风险因素、装备风险因素、环境场地管理因素和组织管理因素四者的管理。 (一)人为风险因素的管理 体验教育培训的人为风险因素具有广泛性,无论是组织教学的培训师,还是作为培训教学对象的参训队员,在高空训练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安全风险。从培训师的角度,风险来自于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责任、高空拓展器械的操控水平和高空训练的驾驭能力等;从参训队员的角度,风险来自于队员与环境(天气、场地等)、队员与物品(训练设施、保护装备等)、队员与培训师(训练与监控的依存关系等)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保障设施、器械安全的前提下,确保人为因素的安全是体验教育培训的重要标志。 (二)装备器材不安全因素的管理 物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指导在体验教育活动中,涉及使用的场地、器材、安全装备、道具等。 在户外活动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极易出现。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往往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为失误。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平。 针对活动中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与发展,在进行户外教育活动设计、安排、组织与具体操作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在活动进行之前,或引发为事故之前,是户外教育活动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消除活动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活动所必须的,又是“预防为主”方针落实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组织者的素质状况和工作才能。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运动轨迹,一旦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运动轨迹交叉,就是发生事故的时间与空间。所以,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正确判断物的具体不安全状态,控制其发展,对预防、消除事故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三)组织管理因素的管理 管理不当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条件。它包括活动组织上的漏洞,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求援系统不完善,缺少风险预警机制,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力度不够等。组织管理中主要包括安全组织机构、文件规范制度、安全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 (四)环境不安全因素的管理 体验教育培训与环境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可以说体验教育培训效果一定程度就是依赖独特的环境实现的。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必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周边环境。自然环境是开展体验教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对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复杂变化的天气状况、野外动植物等因素所包含的风险因素的把握,对于活动的成败与否十分重要;活动开展期间社会环境因素对活动的安全性也会具有很大的影响,如预期开展活动的某地发生传染病疫情,显然就不在适合在此地进行活动。周边环境是指开展活动的周边状况对活动的影响,包括开展活动周边的危险源、人口集中状况及交通环境等因素。选择活动地点首先要避开危险源,其次选择人口相对较少,交通环境相对有利于人群流动、疏散的环境。 上一篇五、风险管理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