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全装备器材使用发表时间:2020-05-13 11:14 体验教育培训中的高空体验培训最直接的危险来自于高空的意外坠落,使用安全保护器材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安全保护器材主要包括:绳索、扁带、安全带、主锁、保护器、上升器、止坠器、头盔、救生衣、保护垫等。高空体验培训必须严格遵循各种保护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所有保护器材均不得用于规定训练项目以外的任何用途。 一、 绳索 高空项目培训所用的绳索是攀岩绳。它的作用是使挑战者无论任何原因坠落时,都能保护挑战者。它是由高强度的尼龙按特殊的方法编织而成,结构上由绳心、绳壳两部分组成。攀岩绳有不同的直径可供选择,常见的有9mm、10mm、10、5mm、11mm。高空拓展建议使用10、5mm~11mm直径的动力绳做保护。 (一)绳索使用分类 体验教育培训中通常使用最多的为动力绳和静力绳 动力绳。通过国际登山联合会标准(UIAA)认证的动力绳直径一般为10.5毫米,具有8%的延展性。高空体验培训通常使用的都是动力绳,动力绳用于攀登的保护,能够减缓冲坠对人带来的伤害。人体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力为15千牛,动力绳作为主绳传递给攀登者的力量为12千牛。动力绳可代替静力绳使用。 静力绳。通过国际登山联合会标准( UIAA)认证的静力绳,按绳索的直径和A、B类来区分,延展性小于1%。高空体验培训坠落系数小于0.3的冲坠可以使用静力绳。统一选用10.5毫米单绳,仅用于冲坠系数小于0.3的项目保护、单纯下降操作,以及作为通过性保护的固定保护绳(如路绳)。静力绳绝不可代替动力绳使用。 (二)绳索的使用规范 1. 使用相关品牌的绳索前,要仔细阅读并保存好对照说明书。 2. 成捆的新绳索首次使用时,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放开绳索,以避免因绳索缠绕或旋拧而造成过大的摩擦。使用新绳索时,绳索摩擦力较小。 3. 如需要将一根绳索进行切割使用,应在每段绳索的新绳头处,重新制作绳头保护和绳索的身份标记。 4. 不要使用情况不明的绳索。绳索属于个人保护装备,一般不予外借,借给别人使用后有可能出现自己无法察觉到的损坏。 5. 放置绳索时,不要随意扔在地上,应在下面垫上物品保持整洁。 6. 准备及训练过程中,任何人严禁踩踏绳索及在绳索附近吸烟。 7. 绳索外皮聚酰胺材料的熔点为230摄氏度,绳索的快速摩擦,会致使表面有可能达到此极限温度,造成绳索外皮的磨损。 8. 设置保护点及保护队员收绳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动力绳在制动时的延展性,避免攀爬队员摔落地面。 9. 在顶绳攀登或下降过程中,要注意绳索长度应至少为路线长度的两倍,且不包含绳索打结所需要的长度。 10. 在使用机械制动保护器时,确认绳索的直径及性能与保护器的要求相吻合。 11. 在有可能发生坠落的情况下,使用绳索与安全带直接连接而不能使用锁扣为连接工具。 12. 绳索不可直接穿过挂片、扁带等器材。同这些器材的摩擦会对绳索造成伤害,挂片的边缘在受力的情况下有刀割的效果。另外,不要把绳索绑在树上使用。 13. 绳索不能进行高速下降,否则摩擦产生的热量会破坏绳套。而跳跃式的下降,则会对保护点和绳索造成非常大且不必要的冲击。 14. 必须防止绳索与尖锐岩石墙角之间的摩擦,以及落石、冰镐、冰爪等尖利物对绳索护套和内芯的伤害。标记有“UIAA耐切割测试”标志的绳索,并不意味其能够承受任何尖锐岩石的摩擦。如果需要通过尖锐岩石墙角等,最好将绳索和尖锐部位之间用布或绳套垫住使用。 15. 使用过程中,禁止使两根绳索直接相互摩擦,否则可能造成绳索断裂。除双绳外,不要将两条绳索穿过同一个主锁,尽量避免两条绳索之间的摩擦。 16. 在潮湿的环境下应该使用经防水处理的绳索,被打湿的绳索强度降低,磨损也快。受到水和冰的影响后,绳索的摩擦系数会增大,且强度会有所降低。 17. 使用过程中绳索会逐渐变粗,且最多可缩短10%的长度。 18. 掌握绳索使用状况,必须做好每条绳索的使用记录。记录使用次数、使用环境、承受坠落的次数和坠落情况,以及是否被人踩过、与绳索连接器材的状况等。 (三)使用注意事项 高空体验项目所选用的绳索,一定要具有国际登山联合会标准(UIAA)的认证,以确保绳索质量的百分之百安全。 1.固定绳索末端。正规渠道购买的绳索都已做过相应处理,使用起来安全保证绝对没有问题。但以米单位所购置的绳索,裁剪至适当长度使用时,必须将绳索的新端重新加以固定。 2.使用前检查绳索。训练使用前必须对绳索进行检查,如发生扭结情况必须将其复原并捋顺。绳索有伤痕或者发生扭结,绳索都有可能会在使用时发生突然断裂。 3. 保持绳索清洁。培训使用绳索时不要将绳索直接放置于地面,避免绳索上附着油渍等污物。 4.严禁踩踏绳索。任何情形下不得踩踏训练用绳索。踩踏会导致绳索产生伤痕或劣化,容易使细微的石子、沙砾等进入绳索内部,引发并导致绳索因负重而发生断裂的危险。 5.绳索避免潮湿。绳索的保存和使用应保持干燥,即使是防水加工处理过的绳索,也要尽量避免绳索在潮湿状况下使用。 6.绳索的安全负重。绳索所能承受的重量是由绳索的粗细、材质、使用条件等情况决定。在使用绳索时,一定要根据训练使用的目的,再选择足以承受该用途重量的安全绳索。 7.避免接触锐利物品。绳索承受较重负担时,一定要避免碰触岩石棱角等锐利物,否则易引发绳索断裂。特殊情况下不得不使用的,需用毛巾、海绵等软制物品垫在绳索和锐利物之间,避免让绳索直接接触锐利物。 8.避免突然施加重量。绳索在承受较大重力时,突然对该绳索施加其它重量容易使该绳索产生伤痕。 9.绳索要在视野内。避免将自己的绳索借给他人使用或是向别人借曾经使用过的绳索。 10.不使用问题绳索。绳索是消耗品,再坚韧的绳索使用起来也不可能做到一劳永逸。 (1)绳索必须要经常检查,发现擦伤、割伤或者磨损等问题要立即更换。 (2)两年以上被过度使用的绳索,即使没有明显的伤痕也必须进行更换。 (3)曾经承受过重负荷的绳索,不可再做安全保护使用。 (4)产生扭结的绳索可能会因重量的冲击而断掉,必须多加留意。老旧的绳索、较新的编织绳索、捻制绳索容易发生扭结。绳索一旦发生扭结,必须在使用前拉住绳索的一端将扭结处恢复捋顺,使用后采取捆绑法存放绳索。 (四)绳索捆绑的方法 绳索捆绑是为了便于携带和使用。在不产生扭结的情况下,将绳索平均分至左右两边。分绳索时,绳索打开一次的长度以两手体前水平张开的最大距离为宜。分绳过短,捆起来的绳索体积可能会变得过大而不易携带;分绳过长,捆起来的绳索会因为两端的过度低垂而影响到高空操作时与其它保护器械的应用。 (五)绳索的保养和整理 1.绳索的保养。绳索的日常存放应盘绕成圈进行放置,这样既便于使用,又可避免自身因缠绕不清或发生扭结,需要时可及时抽出绳索。为防止意外磨损,纤维绳索的末端可编织成鞭状、打绳头结或末端进行捆扎,以预防绳索末端松散。纤维绳索应储存于格架上或采其它方法悬挂绳盘,并保持摆放空间的空气流通。 绳索尽量避免放置在潮湿地面或强烈阳光下,以防止啮齿类动物、昆虫的吞啮和因过度暴晒而老化。如果绳索因存放不当而受潮,切勿放置于火上强行进行烘烤,也不要将其拉直放置于地面,避免脏物及砂砾的渗入,致使绳索内部受损。必须对脏污的绳索进行清洗时,一定要在清水中洗净,然后在适宜的天气晒干或风干。 除了在遇险、求生等极其特殊的情况下一条绳索不得不做多用途外,绳索的使用应在不同条件下选取不同型号的绳索,避免混搭使用。 2.绳索的整理 (1)绳头固定的方法。具体方法:裁剪绳索前(仅限主绳,扁带不用缠),首先根据需要在准备截断处使用医用胶布缠紧固定,中间留出一定的裁剪缝隙(约1厘米),使用锋利的裁剪刀(专业方法使用切绳器)从中间点截断绳索,注意刀口不得触及绳索其它部分。用酒精灯等火源点燃的火苗,将裁剪开的两个截面用火烧化压平,注意火焰不得靠近绳索其它部分。 绳头固定后,要做好绳索的档案标记。在胶布端做好裁剪后绳索的档案记录,如裁剪时间、标记绳长、用途、使用单位等。为便于绳索的保管和应用,可使用白色透明热缩管(约4厘米)套住两个绳头端胶带部分,用火苗微燎热缩管,使固定的绳头产生收缩,最终形成绳头的固定保护。 (2)绳索的盘绕及放开。新绳索通常盘成绳捆,各绳捆加以绕扎并用麻布加以包裹。要打开新绳盘,可剥去麻布包布在绳盘内找出绳头(绳头通常在绳盘底部),截去绳盘的捆索,经绳盘中心将绳头向外拉出。 (3)绳索的整理检查。新绳索一经使用后,由于拉伸的作用会变软。此外,搬运方式的不当、保存环境的影响、使用的受力程度以及摩擦等情况,均可使绳索的安全性能逐渐变弱。因此,针对绳索的使用务必要加强定期检查,以确定其使用的安全状态。 (五)绳索的报废更换 绳索的使用寿命=存储时间+使用时间。 在良好的储存条件下,绳索首次使用前可存储5年,且不会影响其性能和实际使用寿命;绳索每周偶尔使用,使用期为3年,需要每半年仔细检查一次;绳索经常使用,需要每3个月检查一次,并根据具体情况在1年内进行更换。 如绳索出现以下情形,必须立即报废。 1、经受过坠落系数接近系数为2的坠落。 2、绳索内芯暴露或结构发生变化。 3、绳索外皮严重磨损。 4、接触过对绳索有可能造成损坏的化学制剂。 5、使用过程中对绳索的性能产生怀疑。 二、扁带 扁带是用来连接快挂、主锁和上升器的户外用具。扁带具有高强度的抗拉性与耐磨性,与保护支点直接接触,减少绳索的磨扭。作为攀爬辅助工具,增强了保护系统的安全系数。 通过UIAA(国际登山联合会标准)或CE(欧洲标准)认证的扁带,延展性近似于0,用于保护时间不长、避免冲坠系数过大的高空项目。扁带可随意裁截,可根据需要截取连接成为长短不一的绳套,用于器材之间的连接、保护点的设置或固定空中参训队员,使用简便,安全系数高。扁带使用时,必须在其连接处打好安全结。 (一)扁带的分类 根据扁带的使用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 1.散扁带。可根据需要进行裁剪,打结后使用。 2.快挂扁带。连接两个主锁,形成快挂的连接使用,长度一般为10-25厘米。 3.成型扁带。根据需要已制作好的成型扁带,长度一般为60-120厘米。成型扁带出厂时已通过相关检测,安全系数高。 (二)扁带的使用规范 1.散扁带制作好后,留出的端头使用胶布捆绑好,以免松脱。自制扁带在高空体验培训使用中,应经常进行检查。 2.如果不是机制扁带,如自制扁带,一定要在使用前仔细打好相应的结,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危险。 3.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扁带使用状态发生扭曲现象。与固定支点连接时,最好使用两根扁带以确保安全。 4.扁带的尺寸有所不同,一般每增加一个长度都是以前长度的倍数增加,这样有利于配套使用。 5.与上升器等装备连接过程中,使用的扁带要检查其长度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可通过打结的方式调节其长度。 6.携带扁带可斜挎在肩上,或打几个结放置在便于取放的地方,要避免多出的绳头绊倒自己。 (三)扁带的检查测试 绳索、扁带的使用寿命取决于使用频率和使用情况。绳索、扁带是消耗品,不可能终身使用,如果发现存在问题应该立刻更换,不可掉以轻心。报废的绳索可做日常其它用途或彻底销毁,避免其他人在未知情况下的使用。 使用人员应养成定期检查绳索、扁带的习惯。在每次使用前和发生滑坠之后,都要采取目测和手触的方法对绳索进行检查。使用人员应该凭借自己的判断,决定能否继续使用。 1、目测方法 检查绳索、扁带是否发生变形。如绳索扁带直径正常、无肿块和鼓包、无膨胀变粗,表面无严重的细毛,不变扁;下垂后,直、顺,不扭曲,垂性好;机制扁带接口上缝合线是否出现挑线现象;护套及内芯是否出现滑脱;绳头紧固无散开等。 2、手触方法 柔软度正常无变硬;触感平滑,无挑线、无磨损及割破、刺穿;清洁无泥沙,无化学剂(如油漆、溶剂、酸碱等)污染。 (四)扁带的维护保养 1、避免扁带与化学物品接触,尤其是酸类物质会侵蚀绳索、扁带纤维。绳索、扁带被侵蚀,表面往往观察不到。 2、避免不必要的紫外线照射,远离潮湿和暴晒,使用温度在零下5度至80摄氏度之间,将绳索、扁带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且避免直接接触热源。 3、清洗时,要使用30摄氏度以下的清水。如匾带过脏时,可使用专用洗涤剂清理。切勿使用有可能伤害绳索纤维的清洗剂。 4、清洗或受潮后的扁带,应尽快放置在通风、干燥、阴凉处自然干燥。切忌在太阳下暴晒或使用暖气烘烤。 三、安全带 安全带(安全衣)是各种保护装备与人体的连接装置,需要能够承受一定强度的冲击力。安全带的主要作用是为参训队员提供舒适、安全的固定。 (一)结构 安全带(安全衣)主要由腰带、腿带、装备环和绳环组成。全身式安全带(安全衣)另含肩带。 (二)分类 分为坐式安全带(安全衣)和全身式安全带(安全衣)。 1、坐式安全带 坐式安全带使用时系于人体腰部,由腰带和腿带组成。腰带上有保护环,其主要受力部位为腰部,腿部可以分担一部分力量。根据腰带能否打开的标准,坐式安全带又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 1、1半身开放式安全带。安全带舒适性好,便于携挂其它装备,适合培训师使用(见图5-7)。 1、2半身闭合式安全带。安全带带头不易磨损,操作穿插较为便捷,半身闭合式安全带使用状态容易确认,适合参训队员操作。 2、全身式安全带 全身式安全带是在坐式安全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根背带(见图5-8)。通过两肩在前胸和后背的叉,使得主要受力点在胸部或背部。全身式安全带用于可导致参训队员在空中翻滚需要在从身后进行保护的项目。如空中单杠、高空相依等项目。 (三)安全检查 每次使用安全带前,应采取目测和手触两种方法检查整条安全带。 1、目测方法 外观正常,无严重扭曲;腰带钢扣无磨损、裂纹。安全带接口缝线处均正常,无开线、无挑线、无断线,无磨损及割破、刺穿等现象;护套及内芯无滑脱;绳头紧固无散开。 2、手触方法 柔软度正常无变硬;检查安全带腰带头是否紧固无散开;触感平滑,清洁无泥沙,无化学制剂(如油漆、溶剂、酸碱等)污染。 (四)维护保养 1、避免安全带与化学物品接触,尤其是酸类物质的侵蚀。 2、清洗或受潮后的安全带,应尽快放置在通风、干燥、阴凉处自然晾晒。切忌在太阳下暴晒或使用暖气烘烤,且避免直接接触热源。 3、保持安全带清洁,每半年应视使用情况清洗一次。清洗时,要使用30摄氏度以下的清水,使用中性洗涤剂清洗。切勿使用有可能伤害安全带纤维的清洗剂。 4、安全带不怕雨水,但收存前必须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不得向地上抛扔安全带,不得踩踏、垫坐安全带,不得在安全带附近吸烟。 (五)报废与更换 安全带应定期进行检查,严禁在超过规定时间而未进行例行检查的情况下使用,严禁在未消除隐患的情况下使用。 安全带的寿命一般为10年。每天使用,寿命为3-12个月;每个周末和节假日使用,寿命为1-2年;偶尔使用,寿命为2-5年;使用超过5年的安全带必须报废进行更换。 在极端情况下,安全带即使仅使用过1次也要进行更换。例如,安全带曾接触化学物品、在极端温度条件下使用过、接触锋利物体表面或载重过重。 (五)使用要求 1、使用相关品牌的安全带前,要仔细阅读并保存好对照的说明书。 2、严禁使用情况不明的安全带。安全带属于个人保护装备,一般不予外借。借给别人使用时,有可能出现自己无法察觉到的损伤。 3、准备及训练过程中,严禁任何人踩踏安全带。 4、每次使用前均应仔细对安全带进行检查。检查安全带是否有缝线脱落、缺口,铁件有无变形和其它的损坏情况。 5、每款安全带的固定方法都不尽相同,所以参训队员一定要熟悉所穿戴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和程序。 6、参训队员选择大小适合的安全带号码。 7、调整好腰带和腿带的长度。穿戴半身式安全带时,腰带略紧,腿带要松紧合适;穿戴全身式安全带时,系紧腰带的同时,腿带也一定要系紧,这是全身式安全带与半身式安全带的不同之处。 8、安全带的腰带顺向插入环扣后,一定要折回来再反向插入环扣,形成腰带反扣。打腰带反扣的目的是增大摩擦力,防止腰带的意外滑脱。 9、所有安全带必须打反扣收紧,使用前调整好松紧度,多余的带子可以别起来。使用过程中,严禁解开安全带。 10、安全带装备环不得用于任何形式的保护。如天梯项目,队员可抓握同伴安全带的腰带用力攀登,但安全带腰带上的器械环不能承受较大重量,绝对不能抓握做攀登使用。 11、安全带使用过程中,要避免冲坠、摩擦岩壁、砂石侵入、踩踏和阳光直射等情况。 四、主锁 主锁又称丝扣锁,是户外活动用途最广、不可或缺的基本装备之一。主锁多采用合金材质,质量轻且坚固,主要作用是攀登时用来连接保护系统的各个点或替代复杂而繁琐的绳结使用。 (一)结构 主锁由锁体及丝扣组成,通常以铝合金、钛合金和钢为主要材质。 (二)分类 登山用主锁依据其形状、开口方式及材质不同,区分为不同种类。为便于操作,高空体验培训选用以下种类主锁。 1、以形状划分:D形锁、改良D形锁、0形锁、梨形锁等。 D形锁。外形类似一个“D”字。铝合金或钛合金材质,全部负荷由开口对面的长边承担,安全系数高,坚固耐用,使用方便,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锁扣。 改良D形锁。铝合金或钛合金材质,体积小,开口大,不带丝扣,操作简便。 O形锁。外形类似一个“O”字。材质分为钢质与铝质,钢制虽然较重但耐磨性好。其左右对称、两侧受力均等,不会改变方向随意移动,适用于上升器、下降器或滑轮的使用。 梨形锁。外形类似梨子的形状,属于改良主锁。梨形锁锁扣内部空间较以上几种锁小,但开口较大,方便挂扣。相同材料下,重量比D形锁更轻,强度更大。适于用意大利半扣做确保,也适于连接安全带,常用其做为上方保护点的主锁,主要与8字环、绳索等器材配合用作保护或者下降。梨形锁的优势较为明显,正逐步取代D形锁使用。 2、以开口划分:丝扣锁和自锁。 丝扣锁。轻巧耐用,易于挂取,避免钩住绳索或挂片。用于连接绳索、安全带、保护点,连接和携带各类器材等。适合各类攀登、救援、高空作业、拓展项目等。 自动锁。操作复杂,易损坏,但使用更安全。适用于广泛的保护装置,可与保护防坠系统结合使用。 (三)检查测试 每次使用主锁前,应采取目测和手触两种方法检查。 目测方法:主锁外形正常无变形,开口无弯曲;被绳索磨损厚度小于1毫米;丝扣正常,无溢扣,无脱轨;开口、丝扣、枢纽、弹簧清洁无污物,无锈蚀。 手触方法:表面无龟裂及伤痕;开口的开启、闭合平顺无阻碍,承重时能开闭。 (四)保养方法 若主锁锁口有细微的损伤刻边,可用锉刀小心磨掉;开口生锈或枢纽、弹簧处有污物,可用煤油、溶剂、汽油等滴在开关处,反复开闭,直到开闭平顺,然后除去清洁油。 (五)报废更换 定期对主锁进行检查,严禁在超过规定时间而未进行例行检查的情况下使用,严禁在未消除隐患的情况下使用。 主锁在2米以上的高度掉落至坚硬地面或物体表面后必须报废,不应再继续使用。 五、保护器 保护器是高空体验项目、攀登、极限、下降等活动中保护队员所广泛使用的器械,它是通过增大对绳索(钢缆、轨道)的摩擦力,控制队员下降的速度来加强缓冲效果,从而达到“慢速下降”的目的。 通常用作下降的保护器有:8字环、单绳自动制停保护下降器( GRIGRI)、单绳自动制停下降器( STOP)和ATC管状保护器等。 (一)结构 8字环是左右对称的封闭金属环,无制动端和攀爬端之分。单绳自动制停保护下降器主要由金属主体、偏心轮、操作把手等组成,分为制动端和攀爬端。 (二)分类 保护器主要包括:8字形下降器(8字环)、单绳自动制停保护下降器( GRIGRI)、单绳自动制停下降器(STOP)和ATC管状保护器。 1、8字形下降器(8字环) 8字环下降器是攀登者发明的第一代保护器,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省力、安全且操作简便。8字环对绳索的适用范围相对比较大,所以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用于高空体验拓展、登山、攀岩、溪降、救援、工程等方面。缺点是略显笨重,同其它保护器相比,8字环制动锁定性能略差。 2、单绳自动制停保护下降器(GRICRI) 单绳自动制停保护下降器是利用偏心轮自锁功能锁定绳索的下降保护装置,用于单绳的攀登保护和下降,对单绳使用性能卓越且保护高效。单绳自动制停保护下降器具有自动制停系统,其设计完全从安全性能出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缺点是双绳保护使用性能不佳,体积大、自重大,在保护中或距离较长的下降过程容易出现扭绳,摩擦力小,所以不适合初学者使用。 3、单绳自动制停下降器(STOP) 单绳自动制停下降器,内有两个小滑轮,绳子缠绕在滑轮之间,制动将手松开即停,方便使用者腾出双手应付紧急事件,多用于探洞、溪降等垂直下降及工业用途。单绳自动制停下降器一般不用于高空体验培训的攀登保护,只用于高空体验培训的单绳下降使用。单绳自动制停下降器具有操作把手,当放开把手时,自动制停系统即开始运作。适当握住把手,并拉住绳尾,便可控制下降速度。由于单绳自动制停下降器只针对下降,所以这类下降器的下降及锁定功能比较优越。 (三)检查测试 每次使用保护器前,应采取目测和手触两种方法检查。 目测方法:使用保护器前,着重检查各类器械有无明显撞击痕迹,磨损的具体情况,观察器械表面有无酸碱等化学制剂的腐蚀。检查该保护器的使用档案情况,是否有接触火焰和承受大于其标定拉力等情形的记录。如出现以上状况,保护器不得再继续使用。 手触方法:外形正常无变形,表面无龟裂及伤痕,被绳索磨损的厚度小于l毫米。 (四)保养方法 保护器使用后要进行检查,长时间储存需要清洁。保护器在雨、泥、冰雪环境中使用后,一定要及时检查,尤其是对结构复杂的保护下降器,一些细小的泥沙容易落入活动部位的缝隙中,不及时清理会失去作用。保护器上有锐利或不平处,易产生磨损。若保护器有细微的损伤磕边,可用锉刀小心磨掉。严禁用锉刀去锉保护器上粗糙的地方,如果要磨平,可用220-400等级的砂纸。 (五)报废更换 定期对保护器进行检查,严禁在超过规定时间而未进行例行检查的情况下使用,严禁在未消除隐患的情况下使用。出现表面有明显的裂纹或者出现严重腐锈、金属件磨损严重超过本身直径或厚度的五分之、保护器凹槽磨损变形、坠落高度超过3米并撞击到硬物等情况时,应立即予以报废。 六、头盔 头盔用于防止在高空项目中直接磕碰头部,以及在场地和自然环境中避免主动磕碰头部及被意外坠落物伤及头部的保护装备。专业的登山头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头顶和侧面的冲击,防止尖锐物砸伤头部,以及减缓重物对颈椎和脊椎的冲击。 (一)结构 头盔主要由外壳、内胆和悬挂装置三部分组成。外壳采用聚乙稀材料,坚硬,可有效保护头部;内胆采用尼龙材料,可调节,以适应头部大小。外壳与内层之间采用无铆钉连接,使佩戴舒适感增加,具备简单快速的颈部收紧系统。贴皮肤处采用速干、透气材料,两侧有通风孔;悬挂装置可配有头灯卡座、耳机、话筒、摄像头、照明电筒等附加设备。 (二)分类 以用途划分:工业用、登山用、高空作业及救援专用头盔。体验培训一般选用登山用标准的运动防护型头盔,头盔不得带有明显的帽檐。 以材质划分:轻质头盔、坚硬头盔和混合式头盔。 (三)安全检查 每次使用头盔前,应采取目测和手触两种方法检查。 目测方法:外观正常无严重磨痕、破损;插扣、粘带、中枢等各连接环节齐全无缺损;尼龙固定带无挑线、磨损,带头无散开,缝线无开线、断线等情况。 手触方法:插扣、粘带、中枢等各连接环节的使用是否正常;头盔内各支撑点均牢固无松动;尼龙固定带手触柔软、平滑。 (四)维护保养 避免高温、潮湿的环境保存;严禁将头盔置于阳光直射的车厢内,避免高温暴晒;严禁在头盔上画图、粘贴贴画;避免接触化学制剂物品。 头盔表面可用清水擦拭,内里的尼龙垫可拆下清洗。 (五)报废与更换 头盔的使用周期较长,但仍然要做好定期例行检查工作,严禁在超时限规定或未经例行检查下使用。 七、救生衣 救生衣的设计类似背心,因此又称为救生背心,是一种水上救护生命的服装。救生衣穿在身上具有足够浮力,能够使落水者的身体在水中漂浮且头部露出水面。 (一)结构 救生衣主要由尼龙面料背心(含反光材料)、浮力材料(合成材料或木棉)、救生口哨、缚带等组成。 (二)分类 救生衣的种类多种多样。按照适用范围划分,分为航空救生衣、航海救生衣、水上运动救生衣、水上作业救生衣和工作救生衣;按照使用对象划分,分为民用救生衣和军用救生衣;按照结构形式划分,分为背心式救生衣、套头式救生衣和连身式救生衣;按照浮力材料划分,分为固有浮力式、气胀式和混合式救生衣。 (三)安全检查 救生衣表面材质是否完好,挑选检查时注意浮力是否能够达到训练要求。救生衣缚带接口是否有破损,以防止入水后无重力上浮。 (四)维护保养 空气温度摄氏零下30度至摄氏65度范围内保存,一般使用年限5-7年。为确保使用寿命,应在每次使用后用刷子将其内外刷一遍,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通风处晾干。应定期对救生衣进行检查,严禁在超过规定时间而未进行例行检查的情况下使用,严禁在未消除隐患的情况下使用。 (五)使用要求 1、救生衣适用于所有体验培训的水上项目,包括跳台跳水、扎筏、舟渡和泅渡,以及在水面以上高空进行的绳桥、飞降等。 2、凡是在水中或存在落水可能的训练项目,无论参训队员是否会游泳,训练全程都必须穿着救生衣。 3、选择救生衣要大小合适,要根据身材的高矮、胖瘦等进行选择。 4、救生衣口哨袋朝外,各条连接带均在救生衣的正面,穿着时要将救生衣正面放置在外。 5、穿着前应检查救生衣有无破损,救生衣上的各部位缚带是否完好。 6、穿着救生衣,要将其颈部、胸部和腰部的各条连接带系紧、缚牢。 7、在进行水上训练项目前,再次确认救生衣肩部、腋下等部位活动自如,避免穿尺码不合适的救生衣影响训练。
|